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民建会员企业积极按照有关安排部署,坚守一线,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筑起抗疫的铜墙铁壁。自1月21日起,民建南明一支入会积极分子、遵义市播州区鸭溪镇的国药洁诺医疗服务(贵州)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夫就带领全公司100多名工作人员坚守岗位,24小时开工为省内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医院做好医用纺织品洗消配送,从年初一直坚守岗位,默默为战疫作贡献。
洗涤消毒、烘干、熨烫、折叠、打包,经过生产线科学规范的处理后,几个小时前刚从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运来的污染物——包括医护人员服装、患者用过的床单被套等医用纺织品又变得洁净平整,并将连夜送回到医院。这是日前国药洁诺医疗服务(贵州)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忙碌的情景。
员工熨烫已完成洗消的医护服装
位于遵义市播州区鸭溪镇的国药洁诺医疗服务(贵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为医院提供医用纺织品洗消及租赁的一体化技术服务企业。目前该企业在省内的洗消配送合作医院有36家,其中6家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包括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将军山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职工医院等。企业每天洗消医护人员服装、患者用过的床单被套等各类纺织品约10余吨1万多套,60%来自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
“除夕夜大家也是在车间渡过的。为了打赢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我们都是24小时开工,大家一天也没有休息过!”该公司生产厂长李新隆说。自1月21日接到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下达的任务以来,企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体职工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坚守岗位,没有任何怨言,全力以赴投入到为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医院做好后勤服务保障的工作中。
分拣员搬运医院运来的污染物
分拣员将定点收治医院送来的感控专用包装水溶袋送入洗衣机
针对疫期医用纺织品的洗涤和消毒,公司采取了较平时更为严格的措施。感染性织物按要求在专区洗涤;洗涤技术要求按《医用织物洗涤技术规范要求》执行;接收感染性织物实行标准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手套一样不能少。企业在特殊时期不计成本,向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提供感控专用包装水溶袋(遇水溶解),密封运输感染性织物,避免发生污染。在严格管控生产过程的同时,保障职工的健康安全。
据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企业将原先的8——10小时工作时间改为全天24小时,设备不停机,人员随喊随到。很多职工为了不耽误工作,也为了家人的健康,一个多月都没有回家,就住在厂里宿舍。
“疫情期间每天要处理的医用纺织品其实比平时还要少一些,但由于医院防护级别的提高,洗消的频率大大加快了。”李新隆表示,比如一件医生的白大褂,以前可能一周送来洗消一次,现在变成了两次,甚至三次,如果我们速度慢了,就会给医院的后勤保障带来困难,所以我们都是在和时间赛跑。
员工在整理已完成洗消的医护服装
现在,医用纺织品从贵阳的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密封装车,运到工厂,经过洗涤、消毒、烘干、熨烫整个过程,再运回到医院,整个过程一般不会超过9个小时。
来源:贵州日报